住院病人RFID藥車管理
在醫療體系中,病人用藥安全一直是最嚴峻的挑戰之一。即使醫院具備完整的藥物處方流程,仍可能因醫護人員的人工作業失誤,導致病人吃錯藥。根據國際醫療研究報告,醫療錯誤中超過三分之一與「給錯藥」有關,這不僅增加醫療糾紛風險,也影響病人的治療安全與醫院信譽。

( 13.56MHz Mifare讀取模組 ) ← 點我看更多
產業痛點
- 人為錯誤風險高:醫護人員在繁忙環境下,容易將藥物配錯或交錯病人
- 缺乏即時核對:傳統人工點名或條碼掃描過程,容易發生疏漏
- 病人安全疑慮:一旦病人服用錯誤藥物,可能造成嚴重副作用或病情惡化
- 管理流程繁瑣:藥車僅作為收納工具,缺乏智慧化的防錯與管控機制
RFID 解決方案
透過RFID 藥車管理解決方案,將 RFID 模組嵌入藥盒與病人手腕帶中,建立「藥物 – 病人」一對一的安全關聯:-
病人識別
為住院病人佩戴 RFID 手腕帶,包含病人基本資訊與用藥紀錄
-
藥盒管理
每一個藥盒內建 RFID 模組,與特定病人的 RFID 腕帶綁定
-
發藥流程
醫護人員在發藥前,使用手持式 RFID 讀卡機(支援藍芽傳輸)先讀取病人手腕帶
系統核對病人資訊後,自動匹配相對應的藥盒。
當核對正確時,藥盒自動解鎖,確保藥物正確發放
發藥完成後,藥盒再次上鎖,避免重複或錯誤取藥
- 數據上傳
所有用藥紀錄上傳到醫院後台系統,形成完整追溯紀錄

( 感應卡片/鑰匙圈/標籤/滴膠卡/遙控器/手環 ) ← 點我看更多
延伸價值
- 病人安全:大幅降低用藥錯誤率,提升治療信任度
- 流程優化:醫護人員不需反覆比對紙本清單,節省時間
- 數據追溯:每筆用藥行為皆可回溯,降低醫療糾紛風險
- 系統擴充性:同一套 RFID 管理可延伸至病房設備、醫療耗材與藥品倉庫
全球趨勢補充
- 北美與歐洲:已有醫院廣泛導入 RFID 作為病人安全解決方案,與電子病歷(EMR/EHR)系統整合
- 亞洲(特別是日本、韓國):強調「高齡社會」下的用藥安全,RFID 技術逐步滲透至醫院與長照機構
- 市場成長: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報告,全球醫療 RFID 市場 CAGR 超過 20%,用藥管理是其中最受關注的應用之一
常見問題(FAQ)
Q1:是否需要全面更換現有藥車?
A:不一定,現有藥車可加裝 RFID 模組與智慧藥盒,降低改造成本。
Q2:會不會增加醫護人員負擔?
A:不會。系統核對過程比人工更快速,醫護人員只需感應手腕帶與藥盒即可,反而減少比對時間。
Q3:如果 RFID 腕帶或藥盒損壞怎麼辦?
A:系統支援多重備援,藥盒與病人資料可立即重新綁定,確保用藥不中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