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FID 醫療場域應用|分層授權與不落地門禁管理強化院區感染控管效率
RFID 醫療場域應用|分層授權與不落地門禁管理強化院區感染控管效率
隨著 RFID 技術逐漸普及於醫療場域管理,醫院門禁控管也正從傳統感應卡與紙本紀錄系統,進化為結合無接觸辨識與後台數據管理的智慧分層控管模式。尤其在手術室、藥品庫、人員出入動線等高敏感區域,導入 RFID 解決方案可有效提升授權效率、避免交叉感染風險,並強化整體資安與醫療安全管理。

傳統醫療門禁的限制
多數常見問題包括如下:- 多依賴紙本申請與人工核准進出許可,流程繁瑣且易延誤。
- 使用單純感應卡進行開門操作,缺乏分級與即時授權機制。
- 感應卡容易遺失、外借或被濫用,形成資安漏洞。
- 無法精準記錄與回溯人員的進出動線與停留時間。
RFID 分層門禁解決方案
鵬驥實業提供多款支援 ISO 14443A/B 、 ISO 15693 、ISO18092 協議的 RFID 模組,搭配後台授權與動線監控機制,協助醫療院所導入符合不落地標準與分級授權邏輯的出入管理架構,廣泛應用於病房區、手術室、藥品室、消毒間、實驗區與行政區域之間的門禁控管。
1. 支援醫療等級不落地作業需求
可搭配門禁閘門、電子鎖與人臉辨識設備建置無接觸進出系統,降低交叉污染風險。2. 分級授權與排程管理
針對醫療人員、清潔員工、供應商等不同角色,可設置進出時間與區域限制。3. 動線記錄與異常警示
進出紀錄自動回傳後台,搭配視覺化儀表板,可即時追蹤異常移動與逾時停留狀況。4. 模組化設計與多介面整合
支援 RS-485、UART、Wiegand、TCP/IP 等通訊協定,適用於既有或新建門禁系統。5. 可搭配 RFID 醫材標籤與資產管理平台
同時追蹤人員與關鍵醫療設備動向,形成完整院區數位履歷系統。醫院不同樓層的「汙染程度分級」與人員通行方向規範
8F:輕汙染 、7F:中汙染 、6F:重汙染
人員動線採「單向下行」避免交叉感染,禁止由高汙染區逆向往低汙染區移動,最終動線指向「離開區域」,確保進出路線一致、降低污染風險。
人只能往下走不可往上走,避免不同汙染區之間互相污染。

這張圖顯示 8F / 7F / 6F 三個樓層,各自擁有 50 道 RFID 門禁,並透過每層 3 台 RFID 管制讀卡機,全部集中連線至 HUB後台由管制軟體統一管理
透過此架構,管理者可以:
- 即時掌握各層出入狀況
- 動態調整授權
- 建立符合「汙染分級」原則的門禁控管機制

RFID網路連線門禁控制器

其核心用途是集中管理多個門禁點,並將「人員出入紀錄、授權設定、設備狀態」即時回傳至後台平台。
實際導入好處
本系統可應用於教學醫院、區域醫療院所、實驗大樓、無菌製藥場域等高規控管環境,協助管理單位強化出入紀錄與風險管控。- 強化感染管控:非接觸式門禁設計與不落地動線紀錄,有效降低交叉感染與手部污染風險。
- 分級授權落實管理制度:後台可依科別、班別或職責動態設定出入權限,防止未經授權人員誤入限制區域。
- 即時追蹤與稽核:完整進出時間與路徑記錄便於內部審核與衛福部查核流程。
- 提升資安與醫療作業效率:減少人工紀錄與感應卡錯用,讓醫療資源集中於核心照護作業。
- 支援長期擴充與資料整合:可整合院內 ERP、排班系統、能源控管等平台,建構完整智慧醫療場域架構。
※備註:以上效益為個別客戶案例數據,實際成效可能因導入情境而有所差異。
延伸應用場景
- 適用於醫療機構、製藥企業、研究實驗室等場域,亦可擴展至疫病隔離設施與中央廚房/消毒空間的人員進出管理。
- 可搭配 RFID 感應讀卡機、UHF Reader、智慧門鎖與電子門閘,形成高完整性的門禁與流程管理方案。
- 符合醫療機構感染管制、ISO 體系稽核與 GMP 無菌製程管理要求。
常見問題(FAQ)
Q1:RFID 門禁與傳統卡片管制有何不同?
A1:RFID 模組可整合後台授權、即時感應與出入紀錄,並支援不接觸操作流程,提升安全與效率。
Q2:可支援不同角色的分級授權嗎?
A2:可。可根據職務、時段與區域進行多層級授權控管,避免未授權人員誤闖。
Q3:是否可與既有門禁或監控系統整合?
A3:可。支援主流通訊協定與 API 整合,便於導入至既有醫療資訊系統。
Q4:是否能追蹤醫療資產如推車、儀器等?
A4:可。搭配 RFID 標籤與 UHF Reader,可同時追蹤人與設備的動線與使用紀錄。
合作諮詢
📚 若您是系統整合商或經銷商,正在尋找適用於RFID智慧門禁控管的應用解決方案,
歡迎與我們聯繫。我們提供 RFID 模組、讀寫器與技術整合建議,協助您加速專案開發與導入規劃。
其他相關訊息
DATE
